看了今年歐錦賽的兄弟,一定會對這個名字印象深刻:芬蘭隊的24號球員,米卡-穆里寧(Miikka Muurinen)。
今天,單獨聊聊他。
最新消息是,26屆排名第15的芬蘭球員穆里寧將不會回到AZ Compass高中。
他目前尚未決定下一步動向,正在考慮歐洲、澳大利亞以及其他地方的職業(yè)選擇,歐洲的貝爾格萊德游擊隊是比較有可能的下一站。
這也就是說,他大概率會不打NCAA,提前把天賦帶到職業(yè)賽場。
最早,明年可以參加選秀。
這是2007級歐洲排名第一的超級新星、2025年歐錦賽最佳新人的選擇。
在此先預測一波:如果穆里寧參加選秀,不管是所謂的大年還是小年,樂透是穩(wěn)穩(wěn)的,且有可能超越老大哥馬爾卡寧的第7順位。
NBA選秀選什么?天賦或即戰(zhàn)力。
這哥們兒屬于天賦瞎眼可見的球員。
他就是會讓你看得目瞪口呆的球員。
今年歐錦賽,他是賽事最年輕的球員,卻多次上演滑翔劈扣、空接背扣,成十佳球常客,別只局限在歐洲,放眼世界籃壇,這天賦也是極為突出的。
因此,穆里寧得名"小馬爾卡寧"、"Slim Jesus"(瘦耶穌)。
但事實上,他的球風還真和馬兒不一樣。
后者是以投籃為主要得分方式的球員,而穆里寧,強在身體能力。
穆里寧出生在一個籃球世家。
他的父親基莫-穆里寧曾是芬蘭名宿,出戰(zhàn)過163場國家隊比賽,母親珍妮拉克索寧亦是芬蘭前國家隊女子籃球運動員。
這哥們自然繼承了父母卓越的運動天賦,身高2米10,臂展超過2米20,這種超長的臂展賦予他在籃下巨大的防守覆蓋面積和進攻終結(jié)優(yōu)勢。
盡管身材高大,但他的移動速度和敏捷性并不遜色,在場上無所畏懼,敢于沖擊籃筐和對抗。
小將天不怕地不怕的能量感,是讓我印象很深刻的。
這種球員,就是現(xiàn)代籃球所需要的。
本屆賽事,穆里寧場均出場11.1分鐘,可以拿到6.6分1.9籃板,投籃命中率60.6%,當選為歐錦賽最佳新人。
此前,他已經(jīng)收到杜克、阿肯色、肯塔基、北卡、UCLA和密歇根等大學籃球名校的offer。
未來模板是誰?俄羅斯的AK47。
這兩人雖然不是一個時代,但都屬于擁有頂尖運動能力和出色靜態(tài)條件的歐洲鋒線;技術(shù)風格全面,攻防兩端都能做出顯著貢獻。
如果基里連科是2025年的現(xiàn)役運動員,那他一定比當年更吃香,AK當年得分、籃板、助攻、搶斷、蓋帽五項全能。
因此,這是穆里寧的發(fā)展方向。
他的身體能力,可以讓他成為NBA樂透秀,但是18歲的他,技術(shù)成熟度是不夠的。
現(xiàn)在穆里寧能做的,是快攻中的扣籃,以及一些外線的投射工作。
爆冷擊敗塞爾維亞那場球,他得到了9分,末節(jié)的兩記發(fā)炮,是很重要的轉(zhuǎn)折點。
他并不具備成熟的持球攻能力,防守端也依然是缺乏經(jīng)驗。
簡而言之,還是個靠身體本能打球的小伙子,這是歐錦賽他只能打替補,場均登場時間只有11分鐘的核心原因。
但是呢,對于一名高中生球員,你不能要求太多。
18歲的時候,這也會那也會的,只有東契奇能做到。
咱中國球迷都說,王俊杰是“最強暑假工”。
別忘了,米卡-穆里寧比王俊杰小2歲,人家還沒上大學呢(好像也不打算上大學了),已經(jīng)在歐錦賽綻放光芒了。
多看看高水平比賽,你才會知道,這是真正的未來之星!